在大自然的強大力量簇擁下,伯爵家族培養出自成一格的價值觀,追求卓越,一如品牌格言:「永遠做得比要求的更好」(Always do better than necessary)。
追求超薄腕錶是技術上的考驗,講求嚴謹和團結——這些都是信奉新教的伯爵家族特質。它也是通向自由之門,締造錶盤上更寬廣的表現方式。


伯爵為過往的精準和巧妙設計增添新的美學典範。這個代表優雅的品牌,不斷探索精緻之道的極限。
目標不是做得更多,而是更「少」,改變製錶技術的面貌。
因此,伯爵力求製作更纖薄的機芯,以及兼收多種複雜功能和超薄構造的機芯。對伯爵來說,這些佳績確實堪稱為字面意義上的「紀錄」——證明或記錄非凡事件的文件。佳績代表了大膽開拓製錶歷史的渴求。
製作僅厚2.3 毫米的自動上鏈機芯,看似天方夜譚。身處La Côte-aux-Fées的整支研發團隊,書寫製錶歷史上極為輝煌的章節,值得引以為榮(…)
Journal de Genève,1960年4月27日

第二章
1913年,伯爵開始以超薄部件專門品牌的身分,出現在腕錶供應商的目錄中。
此項專長成為品牌的偏好,後來轉化為伯爵家族銳意創新的完整領域。


伯爵9P機芯 - 伯爵12P機芯
1957年問世的9P機芯開啟了市場。
機芯僅厚2毫米,使超薄高級腕錶的外型更精巧。如此一來,亦可令當時須用放大鏡讀時的錶盤表面更大。
傳奇的9P機芯對女士超薄腕錶有決定性的影響。三年後,伯爵為男士推出2.3毫米厚的自動上鏈款式,其上配備精巧的24K金質偏心式微自動盤系統。兼具多項專利的12P機芯轟動一時。

一系列的機芯和未來的紀錄,確立了伯爵品牌風格大膽的地位。伯爵專精於創新,亦視超薄尺寸為革新腕錶美學之道。
錶盤更寬闊,代表許多的可能!

第三章
伯爵的繽紛色調非凡出眾。伯爵的色彩呈現於矚目時計和極精緻錶款,其錶盤盡顯華光亮彩。

伯爵對製錶的眼光,呼應藝術、建築和設計,甚至高級時裝。從1960和70年代起,伯爵就敢於嘗試迷人而鮮明的效果:既有色彩相近的單色配搭,如青金石配綠松石,亦有出人意表的對比色調,如縞瑪瑙配珊瑚。

我帶著對寶石和色彩的熱忱從美國回來。當時,我們已開始以裝飾寶石修飾大部分錶款。有了這些大地賜予的寶石,我們就能以連續拋光的方式將錶盤修薄至僅零點幾毫米。
伊芙‧伯爵

第四章
伯爵無法抗拒新的考驗,呈獻3.1毫米厚的7P機芯,成就全球最纖薄的石英機芯。不久,品牌推出一款全新的機械上鏈機芯——2毫米厚的4P機芯,專為小巧的女士高級腕錶而設。
充滿活力的伯爵,在超薄設計領域奠下完整的技術和美學基礎。不過,伯爵希望為自己專屬的領域賦予獨有的動人美名。
2.1毫米厚的430P機芯於1998年推出,取代著名的9P機芯,為超薄腕錶賦予更強大的性能:高振頻、改良的動力儲存、防撞擊。這些作品享有Altiplano之名,正是各大目錄中的「伯爵超薄設計系列」。
寬闊的Altiplano平原橫跨四大南美國家,平均海拔為3,650米,平坦如無盡的地平線。其純淨如同Altiplano系列的美學,極致精緻由此幻化成絕對優雅。
超薄機芯推陳出新,動力儲存更長,功能更多,結構更矚目。這股風潮造就Altiplano 900P腕錶的崛起,其錶盤和機芯渾然一體。

第五章
名字增添兩個0,也增添兩項紀錄。機芯僅厚2.35毫米,於2010年問世之際,是市面上最纖薄的超薄自動上鏈機芯。具有43毫米錶殼的嶄新Altiplano錶款配備了此款初次亮相的機芯,總厚度為5.25毫米,使腕錶成為該年同類腕錶中最纖薄的錶盤——也就是第二項紀錄。

1200P機芯開拓了微機械學的界限。其齒輪僅厚0.12毫米,而非典型機芯的0.2毫米,只略厚於人類髮絲(0.08毫米)。機芯部件盡可能纖薄,同時保持可靠和高性能。
1200P機芯的設計無比精巧。機芯靈感源於12P機芯,偏心擺陀避開原屬於自動組件的範圍,而擺陀亦由鉑金製成,確保重量和慣性皆能提供卓越的上鏈性能。

第六章
鏤空的原則在於削減材料,盡量鏤空機芯結構,營造和諧感。在超薄機芯之內,發揮的空間在於保持平衡。部件以微型線鋸切成,稍有不慎,便會變形。盡量鏤空時,部件極須小心處理。工匠必須以各種方法保持部件堅固,同時維持美觀,尤其是機芯矚目的透明效果。
早在1976年,伯爵便為9P機芯推出鏤空款式,展露登峰造極的技藝。
顯露機芯構造,在2000年代成為伯爵特色之一。伯爵突破界限,無視束縛,忘盡一切,只求創造無比精緻的曠世之作。838P和1200P機芯隨後推出鏤空款式。
承此脈絡,伯爵為部分鏤空機芯(如838D和1200D機芯)添以珍貴的鑽石,創造前所未見之作。主夾板為18K金質,以便鑲鑽。無比複雜的機芯,由此轉化為華貴的鏤空珍品。

第七章
2014年,伯爵以多項超薄時計紀錄禮讚品牌創立140週年。伯爵如今坐擁兩大中心。在歷史悠久的La Côte-aux-Fées,即超薄設計的誕生地,組建師、倒角師和製錶師共同挑戰纖薄的界限。同時,在毗鄰日內瓦的Plan-les-Ouates,名為Ateliers de l’Extraordinaire的工作坊雲集金工、高級珠寶和錶殼製作方面的專精工匠。

2014年,Altiplano Ultimate Manual腕錶及其配備的900P機芯,結合了兩大製錶工作坊的工藝,實現頂尖成就——將機械與腕錶外部合而為一。三年來,團隊在每個設計、生產和鑲嵌工序合作無間,才造就如此佳作。此款作品乃一體式設計,僅厚3.65毫米,創下世界紀錄。
其部件尺寸以百分之一毫米計,但奧妙在於錶殼設計——其背面兼為主夾板。如此結構形成倒轉的機芯構造,錶橋可見於錶盤一面。Altiplano 900P 38毫米超薄腕錶驚人而罕見的美學,亦可見於無比珍貴的鑲鑽款式。
此款作品為更進一步的成就鋪路,唯有自1874年起累積經驗至今的伯爵可以實現。


第八章
伯爵從融合錶殼和機芯的基礎開始,尋求新路向。這一次,伯爵選用極度堅固的高科技鈷基合金。
為削減僅餘的零點幾毫米,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終極概念腕錶運用涉及五項專利申請的創新技術。所有部件皆安裝於框架之上,多個零件皆設於滾珠軸承之上。擺輪和擺輪游絲位置顛倒,只有後者固定於游絲夾頭上。腕錶不設動力校正系統,改為可調整的螺釘。設於錶環之上的「伸縮錶冠」設有蝸桿傳動,與齒輪位於同一平面上,保持所有部件處於同一軸上,從而減少厚度。此款高級腕錶的水晶玻璃經重新設計,僅厚0.2毫米,保持Altiplano超薄腕錶的3 ATM防水深度。


事實不言自明。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終極概念腕錶僅厚2.0毫米,直徑為41毫米,革新了製錶的基礎。2018年,腕錶成為全球最纖薄的手動上鏈18K金質腕錶。

第九章
每個人總會找到一款合適的Altiplano腕錶。備有簡潔或鑲滿裝飾寶石的設計,以連續拋光的方式修薄至僅零點幾毫米。在1960年代,腕錶僅設銀色或黑色錶盤,伯爵卻以超薄時計上騰出的空間創製彩色硬質寶石錶盤。不透光紅寶石、青金石和綠松石的鮮艷色調散射華彩,珍品如飾有夜藍色亮漆的Altiplano腕錶格外華貴。
陀飛輪是超薄設計中的極致,為本已迷人的腕錶再添魅力。伯爵獨有的不對稱設計,配以代表無限的字形「8」,以及專利的動力重新定向系統。伯爵Altiplano超薄高級腕錶,是無出其右的非凡飾品。


法美合拍的電影《巴黎戰火》(Is Paris Burning?)於1960年首映之際,演員陣容令觀眾驚嘆,尤其是法國影壇巨星阿倫‧狄龍(Alain Delon)。阿倫‧狄龍是萬人迷,當時他佩戴的伯爵Altiplano超薄腕錶,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傑出演藝人會選戴,展現個人風格,包括中國演員胡歌、法國影星阿倫‧狄龍和美國影星Michael B. Jordan。


第十章
伯爵一心彰顯愉悅和活力,別樹一幟。品牌的標誌性特色亦延伸至珠寶腕錶之上。讀取非凡珍品上的時間,是動人的時刻。感受Ateliers de l’Extraordinaire珠寶作品緊貼肌膚,是特別的時刻。

每一次都創造新故事,製作滿載心意和熱忱的作品。藴含靈魂的作品,注定代代相傳,令人醉心。
前伯爵製錶師Gérard Lerouxel
不過,伯爵鑲鑽工藝並不限於錶殼和錶盤。製錶廠獨闖難關,在機芯上鑲鑽!伯爵寶石大師為部分超薄機芯鑲嵌鑽石,其主夾板和部分部件為金質。受材料的厚度所限,能嵌入和固定寶石的空間很狹小。Altiplano Ultimate Manual超薄鑽石腕錶及其配備的900P手動上鏈機芯彰顯此平衡修飾,珠寶款式總重為4.71克拉。


304顆鑽石彰顯細膩切工——錶圈鑲有方形美鑽,錶耳和中央鑲有明亮形切割圓形美鑽。錶盤上的小時圈由33顆方形美鑽組成。伯爵對細節一絲不苟,連錶橋上的螺絲和齒輪系也鑲有鑽石。
腕錶擁有僅厚5.65毫米的迷人外型,是為全球最纖薄的高級珠寶腕錶。